【第一季財報評論】
儘管預期受到季節性需求疲弱與客戶去化庫存努力的影響,整體需求環境將充滿挑戰,但由於中國對消費性產品的補貼政策生效,加上AI開發競爭所帶動的部分庫存囤積需求,使得記憶體市場出現比預期更早的復甦跡象。
在此影響下,第一季營收達到 17.64兆韓元(季減11% / 年增42%,前一季營收為19.77兆韓元)。
【營收分析】
DRAM出貨量變化(B/G):季減幅度為高個位數百分比
高附加價值產品如HBM3E與DDR5的銷售擴大,加上PC與智慧型手機用產品的出貨超出原先計劃,使得整體出貨減幅優於指引。DRAM平均銷售價格(ASP):持平
雖然一般DRAM產品價格下滑,但因高附加價值產品銷售增加,整體價格水準與上季持平。
特別是HBM部分,依照計劃持續擴大HBM3E(12層堆疊)產品的銷售,帶動營收穩步成長。NAND出貨量變化(B/G):季減幅為10%後段
受到業界減產影響,現貨市場價格上揚,但相較於DRAM,NAND的需求回升動能相對較弱。NAND平均銷售價格(ASP):季減約20%
客戶為囤貨而增加購買,加上單一產品銷售擴大,導致平均價格下滑。
【獲利分析】
第一季營業利益:7.44兆韓元,營業利益率(OPM)達42%
即便處於市場調整期,仍創下歷來第二高的季度營業利益。
雖然營業利益較上季下滑,但營業利益率反而提升(上一季OPM為41%),顯示AI帶來的記憶體市場結構性轉變,以及SK海力士競爭力的提升。折舊費用:3.33兆韓元,較上季小幅增加。
EBITDA:10.77兆韓元(季減4% / 年增77%),EBITDA利潤率為61%
營業外損益:1.86兆韓元
包括因美元匯率上升帶來的0.12兆韓元外匯淨收益,以及來自Kioxia投資資產評價收益等其他營業外損益1.74兆韓元當季淨利:8.11兆韓元,淨利率(NPM)為46%
【市場展望】
由於關稅政策等外部不確定性升高,對下半年需求的預測變動性也增加。
在面對外部環境變化時,公司將持續加強供應鏈合作,確保能如期滿足客戶需求。
PC市場:
預計因Windows 10支援終止帶來的換機需求與AI PC的正式成長啟動,將持續帶動市場需求。智慧型手機市場:
隨著新款手機的AI性能提升,預期將促進換機需求,並推升高性能行動DRAM需求,尤其像是LPDDR5X與LPDDR5T這類高性能行動DRAM的需求將持續增加。
第一季中國的補貼政策改善了日常需求,且客戶庫存正在縮減中。供應端未如預期寬裕,加上市場不確定性仍在,促使部分買主進行提前採購。伺服器市場:
大型科技企業為搶占AI市場主導地位,持續積極投資。開源AI模型的發布,讓更多企業與研究機構得以參與AI市場,進而活化AI生態系統。
各國政府也在加強AI基礎建設,這將成為AI伺服器記憶體長期需求的驅動力。市場雖仍存在不確定性,但變動性預計有限。
隨著如DeepSeek這類高效率模型的推出,AI生態系有望更進一步活化,帶動整體需求成長。NAND市場:
今年NAND市場的回溫預期將由供應端主導而非需求。從中長期來看,eSSD有望成為需求成長的主力。
一些大型科技公司正考慮在特定工作負載上將傳統HDD轉換為eSSD。若此類轉換產生實質效益,eSSD將成為未來NAND市場的重要成長驅動因素。
【公司計畫】
〈第二季出貨量與生產評論〉
受到外部變數影響:
DRAM
位元成長(B/G)環比增長約10%初段。NAND
位元成長(B/G)環比增長超過20%(包含Solidigm的合併數據)。資本支出(CapEx)
- 龍仁第1期晶圓廠已於今年第一季開工,預計依計畫於2027年第二季完工。
- M15X晶圓廠預計於今年第四季啟用。
- 我們將持續依既有策略,適時準備未來成長基礎,以確保營運彈性,同時計畫根據未來的需求情況靈活運用新晶圓廠,並將投資集中於確保獲利的產品上。
〈各產品亮點〉
HBM(高頻寬記憶體)
- 今年需求預估仍將年增約2倍,預測不變。
- HBM3E 12層堆疊的轉換進展順利,第二季預計超過一半的HBM3E出貨量將為12層堆疊產品。
- 預計在2026年成為主力產品的HBM4,已於今年3月向主要客戶提供世界首個樣品,12層產品預計將依據客戶需求於年內完成量產準備。
DRAM / NAND
- 用於AI PC的高性能記憶體模組LPCAMM2,自第一季起已供應部分PC客戶。
- 用於AI伺服器的低功耗DRAM模組SOCAMM,也已做好準備,可於需求正式啟動時立即供應。
- NAND部分則將維持審慎的投資方針,持續以獲利為導向進行營運。
【問答環節】
Q. 美國關稅政策對記憶體市場的影響?
A. 雙方的關稅措施目前雖處於暫緩狀態,但針對半導體產品的關稅議題已被提出。由於不確定性高,因此難以準確預測影響。目前與客戶的供應相關討論尚未有變動,甚至觀察到部分需求有提前的趨勢。特別是在 PC 和智慧型手機領域,因為關稅暫緩,反而出現提前採購的動向,可能加速換機週期。對於 AI 伺服器而言,預期其受到關稅影響的程度相對較低。未來我們將與客戶密切協調,盡力減少任何潛在衝擊。
Q. HBM 需求與供應計劃的變化,以及主要客戶產品路線圖與出口限制的影響?
A. 根據與客戶的密切溝通,目前整體預測未有重大變化。我們正供應包含 HBM3E 12層產品在內的全系列產品,並擁有彈性應對的產能。今年 HBM 銷售預估將年增超過 2 倍,HBM3E 12層產品預計將占一半以上,這一展望未變。
Q. DeepSeek 後高容量伺服器需求增加的原因與未來展望?
A. DeepSeek 使得相同效能的 AI 模型能以更小的硬體資源實現,降低開發成本,因而刺激 AI 開發增加。這導致對高容量伺服器 DIMM 的需求上升。預計今年這一趨勢將持續,特別是推理型 AI 模型因為推論過程冗長,更依賴大量記憶體。為提供高品質的推論服務,模型訓練需求持續,因此對高效能、高容量記憶體的需求將持續增加。DeepSeek 預期將推動 AI 發展與應用擴大,進而提升伺服器與記憶體市場的需求。
Q. SK海力士對美國出口的比重與關稅對業務的影響、未來應對策略?
A. 考量我們 AI 業務的高營收占比,按法人所在地來看,美國出口比重約為 60%。但若依據實際出貨目的地來看,直送美國的比重並不高。由於供應鏈架構複雜,須待關稅細則(課稅標準與稅率)出爐後,方能具體估算其影響。屆時我們將與客戶密切溝通,盡力確保供應不中斷。
Q. 對正向業績的影響因素:提前拉貨與庫存調整的影響?
A. 我們認為這兩項因素的影響不大。第一季 DRAM 出貨量僅略高於原本預期,且客戶端庫存也未出現明顯變化。第二季由於關稅政策尚未明朗,客戶也面臨可見度不高的情況,因此尚難斷言是否會提前囤貨。我們並不認為會出現如疫情期間般劇烈的需求變動。
Q. 2025年總設備投資規模與明年的方向性?
A. 投資優先聚焦於獲利穩定的產品。在難以預測的市場環境中,我們將維持審慎但具彈性的投資策略。預計全年投資額將較去年小幅增加。面對高不確定性,我們將透過產品組合優化與低收益產品資源再分配來提升投資效率,並持續加強財務穩健性。
Q. NAND 價格上升與回暖的趨勢是否能持續?
A. 雖然第一季為 NAND 市場的季節性淡季,但部分品項與產品仍具備穩定需求,供給受限亦推升現貨價格。第二季因應關稅政策公布,不確定性增加,導致零組件與主應用市場需求復甦仍具變數。不過,自去年起供應商持續減產,使得價格下行壓力已有所改善。短期內,NAND 價格有望因減產與高容量需求而維持穩定。從中長期看,AI 應用帶動的 eSSD 需求將對價格產生正面影響。
Q. 對 2026 年 HBM 需求預測與供應合約更新?
A. DeepSeek 提供了更有效率的 AI 開發方式。雖然未來仍存在不確定性,但客戶對 AI 基礎設施的投資意願仍高,各國政府也積極推動 AI 建設,預計需求仍將穩健。我們預估從 2024 至 2028 年間,HBM 將維持年均 50% 的成長速度。2025 年將由 HBM4 擔綱主力產品,其 I/O 數倍增、頻寬擴大,預期能滿足客戶更高需求。
Q. SK海力士獲利能力改善的背景?
A. 雖然受到季節性淡季影響,營收與營業利潤略有下降,但 DRAM 銷售占比已擴大至 80%,使整體營業利潤率較前季改善。在產品獲利方面,DRAM 因 HBM 與 DDR5 等高毛利產品銷售增加而表現良好;NAND 雖營收下降,仍保持獲利。
Q. eSSD 的需求是否會持續?是否有為 AI 時代準備的產品?
A. 自去年 AI 需求爆發以來,eSSD 需求快速成長。我們憑藉高容量 QLC eSSD 的領先技術應對此趨勢,使去年 eSSD 營收年增超過 300%。雖然今年外部不確定性上升,但全球 AI 投資預計將持續,因此 eSSD 需求有望優於其他產品。生成式 AI 的推理服務需要高品質支援,這促使基礎設施升級。對高性能 TLC SSD 的需求將增加,QLC SSD 則朝 128TB 以上邁進,今年我們將積極應對,並推進 244TB 產品開發,目標引領超高容量 eSSD 市場。
Q. 對 HBM 與一般 DRAM(Commodity)市場的策略?
A. 我們之所以能在 DRAM 市場達成市占率第一,歸功於聚焦 AI 相關產品並推行高獲利策略。HBM 是 AI 時代的核心記憶體,我們持續開發能搶先滿足客戶需求並穩定量產的產品。HBM4 正在積極推動客戶認證並提升產品完成度。為回應市場需求,我們將擴充 M15X 等高性能 DRAM 的產能。隨著高性能、高容量的需求上升,我們將持續推行以獲利為導向的策略,專注於 24Gb、36Gb 等高密度、高附加價值產品,並透過與客戶緊密合作來提升獲利預測能力。
*Reminder: 本內容大量使用了人工智慧生成技術,可能有準確性不足的問題,不適合作為投資決策的依據,僅供參考。
Comments
Add a Comment